这9项能力,也许可以帮你“成为自己”
发布时间:2021-12-13 动态浏览次数:1124

作者 |  美好社会咨询社

来源 |  美好社会咨询社(ID:abconline)

编辑 | 西安交通大学就业编辑小分队


我们为什么关注年轻人的能力发展诉求?

我们的存在除了充分地,彻底地成为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


-- 卡伦.霍尼

1973年,麦克利兰教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了当时十分流行的智力测验在预测一个人未来工作成果上的不合理性,并首次提出了“能力素质”的概念。由于“能力”能够直接将一个人的自身条件和行为特征与特定的工作业绩挂钩,由几个关键能力项所构成的模型,在此后作为一种兼具专业性和实操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商业、社会、政府组织中,成为了辨识和培养某一特定工作或者组织需要的关键人才指标。


然而,与半个世纪前不同,现代社会对青年人群“能力发展”的关注,逐渐从“组织的需求”转变为“个体的需求”。对于雇主来说,他们需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在乎些什么”来增强自己吸引人才的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跟完成某个具体工作的需要相比,他们更在意的问题是,“我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真的成长,成为自己呢”?


因此,我们想要研发一个脱离集体组织和单一工作语境的能力素质模型,从当代年轻人发展过程中的焦虑和向往出发,寻找可以支持他们自我目标和长期发展需求的能力元素。与此同时,顺着社会学的方法和思路,尽量原本的记录年轻人在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他们所做出过的选择,采取过的行动,寻求自我发展过程所遇到过的挑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回答单一学科无法解答的社会问题,探讨更完整和复杂的解决方案。


参加这个研究的团队伙伴大多是90后,自己就是文中所述的“青年”。事实上,这个研究最初的动机,就来自那些对自我未来发展的不断追问。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是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从各式各样的个体故事当中,找寻其中包含的共性出来。而在这些共性背后,是我们共同身处的现代社会。一个我们共同面对着的,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我们,又时刻因为我们当下的选择和行动而发生变化的世界。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看到世界中的其他人,之后才看到了置身其中的自己,继而更想要知道,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个体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去引发新的可能?


给自我价值探索者的能力素质模型

我们都是第一次面对今天这样的“外部世界”,现世安稳可又风险林立,机遇滋生却也复杂难测。在青年发展的语境中,“外部世界”也从来没有占据过如此重要的地位:它从一种单纯的外部客观现实,转变为“个体的外部世界”而存在。这听上去有些唯心论,实际却全然不同。现如今,很少有人真的认为“外部”是依赖“自我”的意识才存在的,反倒是个体所追求的自我实现中的那个“实现”,如今却被认为是须得在外部的客观现实中存在才算作数。一个仅仅存在于精神世界中的自我,一个缺乏反馈,无法获得外部影响力的自我,是很难被年轻人们所接受的。


然而此刻,青年们也不得不回述两个事实:能够完全符合“自我”对意义定位的、现成的外部路径并不实际存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支持系统,也尚未达到可以让自己舒舒服服的,完全不拧巴地成长成为自我的地步。


于是,当代年轻人发现自己必须死心,他们就是在一个不是为了个体的自我所准备和安排的时代中开始想要去追求自我的人。而在他们自小所接受的教育中,有很多以集体发展为目的的灌输,却鲜少有人教会他们如何以自我为导向建构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因而所有的困难都可想而之。


过去,人们遵照工业化系统中所划分出的等级需要去发展自己,这基本上意味着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现在,年轻人对于“自我”在外部世界中被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没办法像之前那样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步入社会”。它没再只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去不断满足社会绩效指标的过程,转而变成个体在庞大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去找寻自我的根基,持续探索、践行、创造路径、甚至需要重构秩序的过程。这意味着更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也因此需要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具备更大的勇气、能力和自信心。


因此,年轻人对于“能力”的关注也大大高于过往。一方面,“能力”是他们在“成为自己”过程中的关键倚仗,构成“自我”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虽然能力提升很重要,可如果对“成为自己”没有什么实际帮助,那么即便是“能力”这种看起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也不足以打动人心。毕竟,“成为自己”这件事道阻且长,能力的培养又耗时耗力,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培养跟自己不相关的能力并不合理。


因此,我们依然沿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去阐释了年轻人在自我发展领域内的价值观变迁,并以阐释结果为基础,链接能力素质模型搭建的方法论,构建出青年发展语境下的能力素质模型。从构建的目的来看,它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而非以固定的岗位职责为标准的;从研究方法来看,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代替了常规的组织内部访谈,并在田野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洞察阐释。接下来,我们将从五个细分维度中,看到当代年轻人在自我发展领域中的价值观变迁,以及由此牵引出来的能力素质元素。


从安身立命到实现自我:

所谓“价值”,是自我与世界的共谋

“可能别人看我们觉得很优秀,但是在北京上海之类的地方,其实不需要我这样的一个人在这边去做很多的事情,也许就是一个螺丝钉在哪个外企做着什么事情,但是你回来(家乡)之后,这种影响力和推动力更稀有,你可能推动的东西,造成的深远性的社会影响会更强,我当时回来是这样的一个原因,觉得回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受访者玄子


玄子的履历非常好,北京大学的本科,纽约大学的硕士,即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履历背景也足以让她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毕业之后,她从纽约回到家乡,成为一个教育创新工作者。跟她一起回去的,还有另外两位跟她履历背景相近的姑娘。之后的几年,她们三个共同创立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当地的青少年、未成年女孩、被关押的犯人、以及和她们一样的教育工作者。她们通过不同项目的设计和落地去满足那些未被主流体系关注到的人在教育和发展中的产品服务需求。


跟玄子聊天是很愉快的事,她性格开朗,表达直接又真挚。印象深刻的是,在两个小时的访谈中,我们丝毫没有从她的表述中听到任何一丝自我感动的情绪。仿佛对她来说,纽约和北京这样的地方从来就不需要“被放弃”,因为她一开始就知道要怎么选,于是就去做了。在这过程中的困难当然会有,用她自己的话说,“当然不计其数”,可她连口气儿都不换的接着说,“但反正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番风顺的,需要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储备和积累各种资源。而且,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让我们失望过,他们点点滴滴的改变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每一代的青年中,其实都会有像玄子这样的人,选择在满足个体生活需要之外,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为了具备公共性的,或者是自身利益之外的群体需求而工作,这不是当代年轻人的专利。只不过,在玄子的这一代,年轻人对于“价值目标”的定义,从一种集体主义语境中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变成了个体语境中的“创造更深远的,稀有的社会影响力”。她们所对抗的对象,也从集体发展语境中的“落后和贫困”变成了对于“不想成为一颗螺丝钉”这样重点来自个人价值视角的批判。


当然,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要像玄子这样直接的选择服务公共,或者去NGO组织工作,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还需要在商业组织中获取工作的机会,并在非常细分的工作种类中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然而,即便外部现实如此,年轻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却依然需要由“社会价值”所定义和承接。如果工作本身无法带来这样的价值感,年轻人便时常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通过个体的行动,去弥补日常价值感的缺失。


从某种角度,年轻人实现自我的过程,是内在对“意义”的实际感知和外在“社会价值”两者之间取得的共谋过程。所谓共谋,多指两者相互间的需求对接。其一,是来自外部世界的价值需求与个体的内在驱动的对接。当一个人处在生命的探索期(即我们常说的青年时期),看到了一种与自己高度相关的,能够改变世界,创造社会价值的可能性,源自内在的责任感和驱动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这在能力素质的语境中被称为原动力。在心理学的解释中,不同的人因为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在不同的场景中发现自己的原动力,另外,不同的个体具备不同的动机能量,所引发的行为水平也会存在差别。但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原动力是每个人天生都有的能力,它的能量值会跟随我们的生命经验而发生变化。


其二,源自内在的动力,需要与客观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与价值创造的需求相匹配。这需要青年可以更完整的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和环境,并且准确的定义社会问题的范围。这些在能力素质的语境中,可分为社会理解力和洞察能力两项。其中,社会理解力强调针对某一具体的社会议题建立分析及框架的能力,它可以帮助个体从结构出发,更完整的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洞察力,则是在分析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问题,并看到事物内在的内容和意义。


现代社会的社会问题愈发错综复杂,往往与社会、文化、人类、观念等等方面都有所联系,很难用单一的逻辑框架来解释,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人们会因为个体经历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分析方法和所掌握信息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答案和解法。某种角度上,自我与世界的共谋,开始于问题被提出的那一刻。


能力素质项


原动力:对更好的社会抱有愿力和责任感,善于找到自我在社会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具体定位,希望世界可以因为自己变得更好

社会理解力: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政治等多角度分析解读领域内社会问题,系统的对社会问题建立分析及框架的能力

洞察力: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和领域内前沿趋势的判断及洞察的能力;看到事物内在的内容和意义,获得可以与解决问题直接相关的洞察的能力。


从“被大我塑造”到“去塑造大我”:

起一座叫做“影响力”的高楼

“我想要去做素食的推广,然后以这个为一个原点,去建立起很多相关的内容。我其实一直有两股力量在此起彼伏然后此消彼涨,一个是可能更纯粹个人的我自己我喜欢什么、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可能是更小我一点的生活。然后还有一个是更大我一点的生活,就是我想要去影响别人,我想要去把我认为对的事情,这些好的理念、这些有价值的内容传递给更多人,然后因此去推动一些事情有所变化、有所不同。” --受访者南安


南安很容易被找到,如果你搜索她的视频号,就会经常看到她用各样的形式和愉快的声音跟你安利吃素这件事。除了自媒体之外,南安选择工作的公司也有跟自己相似的素食理念,这让她有机会把素食推广转化成工作的一部分,比如成功说服公司在每周一为员工提供免费的素食午餐。南安说,最开始自己只是会去安利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遇到对吃素有偏见的人会忍不住科普。


后来,她开始尝试创作歌曲,录短视频,办跟素食有关的活动,慢慢的,素食推广这件事情逐件遍布了她的生活,成为她对外表达和创造的主要内容。“当你越去了解吃素这件事情,就越能理解和体会这其中的好处”坚持推广素食,成为了属于她的“更大我一点的生活”的关键部分。


南安的“大我”,始于一个来自“小我”的动机,却逐渐变成脱离小我的独立存在。就像是一个小说家所创造出来的角色,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最终具备了自己独立的人格特征。而小说家也从角色的创造者,变成服务于角色书写的人。“大我”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独立性,往往源于创造者对于“塑造大我”的极致追求。只有更加主动积极,全面深入的表达和塑造,才能更具价值,对他人产生影响。这种表达和创造的主动性,是能否创造影响力的关键。在田野的过程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于主动发声的意愿在增强。他们生活在海量的信息和算法推送的夹击中,只有具备主动性的表达者才有可能突破他人的信息茧房,达到表达的目的,即传递价值,并且获得对他人的影响力。


“获得影响力”是年轻人在表达过程中的普遍期待。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表达的传播效率,使得原本描述“全人”状态的影响力,逐渐演变为一种“表达化的影响力”。但实际上,影响力本身作为一项“能力”,并不局限在表达的层面,反而更强调一个人整体的个人魅力,以及在思想、行为、价值观和情感等多层次感召他人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常生发于个体独特的根基性。


如今,虽然各平台都宣称自己要让每个人“都可以被看见”。但流量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变现的对象,遵循的却是资本运作的逻辑。因此,当我们给自己架起“影响力”这座高楼,也不得不被卷入算法构建的系统当中。当个体追求影响力变得不再可逆,培养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基于个体根基性的影响力,提醒着我们去寻找这座高楼的根基。


能力素质项

主动性:主动寻找、发现需要被改善的对象并承担责任;拥有清晰、坚定的价值观念,并对自己的语言及行动负责,专注自己能做的而非等待他人改变。

响力具备个人魅力,在某个领域通过愿景、 价值观、思想、行为、情感等多层次的感召力为他人带来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 


从按部就班到自主身心:

生活是离我最近的“小世界”

“我很难想象工作和生活是一个完全切开的状态,这个状态从来都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过,反而越来越糊了。对我来讲它有点像是一个田野,或者说是一个需要被观察被感知的对象,可以把一些问题托起来。我会拿自己在日常中的一些下意识的反应去发现自己的状态和感受,我觉得所谓的生活其实是去承接这些感知的。”--受访者 Ann


Ann从前是个工作狂,“搁现在就是特别卷的那种人”,她说这其实因为自己一直对“工作”这件事儿抱有着一种理想主义,可能不太符合现在大家普遍的语境,更接近马克思说的那种“劳动”,是一种“你不得不去做的事儿”。必须承认,Ann后来发现自己现实中的工作完全跟理想情况不是一回事儿,以及,当她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原来那份工作上的时候,自己整个人都会变得“干巴巴的”。


现在,Ann的工作量依然不小,但是她开始明白自己很难通过工作本身去实现理想中的“劳动自洽”的状态,反而在生活中,这样的“自洽感”会更直接。Ann说,当她尝试去搭建一些之前被自己荒废的生活,才发现,比起重构工作本身,构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自主感更强。“必须承认,生活给我的丰沛感,其实很难在工作中被彻底实现的。”


年轻人乐于从一些看似细微的日常中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活秩序,并从中寻找意趣,获得一种来自生活的支持感。我们应当能想象他们在日常可能面临的困难场景,比如,当遇到与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相冲突的选择,一边需要理性客观的分析权衡,一边也要处理自己感性情绪的时候;当既不想放弃,又必须划出自己能够妥协的边界的时候;当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没办法在工作中获得身心完整的机会,或者使情绪得到合理的疏解的时候。在这些时候,至少在自己的生活中,他们可以拥有自主身心的空间。当现实坚硬,属于自我的小世界才会变得愈发的重要。


因此,年轻人想要学会如何跟自己的情绪和感知共处,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处理负面情绪,如何对外保持进退有据,对内也能坦诚的理解和接纳自己,如何建立自我和世界的深层的链接。而在能力素质的语境中,这些可以被表现为一种叫做“自我认知和接纳”的能力。


能力素质项

自我认知和接纳:

坦诚的理解、认识和接纳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和行为;对自己和周围人保持真实,建立自我和世界的深层链接。


从人情往来到平等共益:相互看见,相互依存

“对于我比较喜欢的leader,起码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很公平,很能够站在你的角度上,让你觉得舒服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当时有一个元旦聚会,会互相送礼物,大家合影的时候,我们两个新来的实习生小朋友,被当时的老板一把俩搂过去跟大家一起合影。我在跟他认识没多久加他微信,他就会评论我的朋友圈,点到为止。其实还是很平等,看得到每一个人。” --受访者二鹤


青年人对于平等和真实的重视,直接体现于他们对待社交的态度之中,他们希望可以与其他人建立平等真实的链接。因此,即便是面对现实中社会地位或者经验值更高的对象,他们也会努力去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乃至相互帮助的人际链接,而不希望仅仅接受对方的帮助,或者获取支持。因此,年轻人常常敏感于自己在某段关系中是否是被关注的,以及在身份标签之外,双方关系本身是否是平等轻松,相互吸引的。


然而,在个体发展的语境中,当个体的发展目标越大,所涉及的场景越复杂的时候,个体需要去链接和依靠的对象往往也就越多,对链接他人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在过去,类似的社交需求可以通过人情互惠或者利益交换来维系,社交圈子也大多以熟人圈子为基础。现在,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在青年人的价值观念之下显得难以为继,逐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共同目标”为基础,以“共同目标”和“意义”为优先条件的社交链接。链接他人的能力重心也从关注“人际链接”,转变为关注“共益链接”的建立和维系


实际上,意义驱动的社交关系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某种解放社交的存在,它意味着更天然的信任,更加灵活的合作的方式,和更坦然的相互依存。毕竟,每个自我都需要外部,也需要他人。

素质能力项

公平:平等待人,通过建立并坚持明确的准则,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拥抱多元性,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以信任作为行事基础,相信人人平等,他人是值得信赖的。

联结共益: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建立桥梁,使它们产生联结,相互依靠;挖掘、识别、吸引保留资源,创造双方或多方的共鸣及共赢的能力。


从知识自由到思考自由:学习是打破次元壁的最好方法

“对我来讲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以所谓的行动或者说价值创造为目的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像ABC这种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其实非常适合我,因为这时候我想的是要去做一件事儿,我需要让这件事儿有结果,能成,那我就必须去想应该如何把这件事情做成,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去学习相关的学科系统知识和方法论。比如最近做的项目,过程中大概看了四五本书,最开始先看入门的,然后遇到问题再去找针对性的方法论看,有被倒逼着看书的感觉,只不过真看的时候又觉得很爽,我觉得其实就是这个快速的吸收然后应用的过程挺爽的,并且这些应用到最后是有结果的,我觉得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受访者 一一


一一是ABC的老志愿者了,每年会在ABC做一两个项目。因为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只要项目启动了,她就需要在接下来的3-5个月的时间里贡献自己绝大部分的闲暇,像一一这样的人ABC有不少,他们中的大多数正在经历自己职业生涯的探索期。“经常看见有的志愿者做完一个项目没多久就换工作了”,一一说,这可能是因为这里提供了更多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比如在某一类项目中更完整的工作体验,或者超出自己当下职业水平的实践机会,这些都是在本职工作很难被允许的。事实证明,这种更自由的空间和提前的经验,帮助他们跨越了某些本来可能成为职业瓶颈的节点,可以用相对低的时间成本,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出来。


如今,学习淡出了过去“改变命运”的进步语境,而逐渐成为了年轻人打破自己周围平行次元壁的方法。我们获取知识的成本正在大幅下降,技术的进步也逐渐消解了人们过去所怀有的知识匮乏感,这可能是人们有史以来最接近知识自由的时代。相比之下,当信息爆炸的时候,如何更加有效的学习,拥有思考的自由,成为了青年人的新向往。


在教育领域,类似一一实践的这种基于具体的问题,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正在被教育创新者们广泛的讨论和实践着。跟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相比,这种学习和行动方式要求学生更自主的搜索和调用身边的知识和资源。为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去拥抱新的知识,并在固定的项目周期内找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有的时候,实际的需求中还会包括对“问题”本身的重新界定,在复杂的情境中找到“真正的问题”出来。


对于青年群体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得“行动”和“学习”不再边界明确,“成长”和“价值创造”的两种需求也可以互为表里。因此,好的学习方式开始无限的接近于“行动”和“做事儿”本身。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关注点也从之前的“知识的记忆”,转为重视“知识的转化”,学习在青年发展中的位置,也在功利主义的单一向度之中,经由知识资源的获得和个体的实践,产生着不同样子的游离姿态。当一个年轻人期待自己可以获得思考的自由和行动上的可能性,进而建构起在内外部都能成立的自我,那么自“学习”开始尝试,大概是ta最合理和安全的选择了。

能力素质项:

学习能力:对世界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抱有热爱之心;可以在多样化的知识、信息、经验等场景中学习,善于建立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模式;善于学以致用,能够在应用时取得更好的成效,专注时,可以让一个群体、团队、组织领先一步,认知升级。


能力素质一览表

工作

原动力:对更好的社会抱有愿力和责任感,善于找到自我在社会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具体定位,希望世界可以因为自己变得更好。

社会理解力: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政治等多角度分析解读领域内社会问题,系统的对社会问题建立分析及框架的能力。

洞察力: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和领域内前沿趋势的判断及洞察的能力;看到事物内在的内容和意义,获得可以与解决问题直接相关的洞察的能力。


自我表达与创造

主动性:主动寻找、发现需要被改善的对象并承担责任;拥有清晰、坚定的价值观念,并对自己的语言及行动负责,专注自己能做的而非等待他人改变。

影响力:具备个人魅力,在某个领域通过愿景、 价值观、思想、行为、情感等多层次的感召力为他人带来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 。


学习

学习能力:对世界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抱有热爱之心;可以在多样化的知识、信息、经验等场景中学习,善于建立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模式;善于学以致用,能够在应用时取得更好的成效。


生活

自我认知和接纳:坦诚的理解、认识和接纳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和行为;对自己和周围人保持真实,建立自我和世界的深层链接。

社交

公平:平等待人,通过建立并坚持明确的准则,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拥抱多元性,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以信任作为行事基础,相信人人平等,他人是值得信赖的。

联结共益: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建立桥梁,使它们产生联结,相互依靠;挖掘、识别、吸引保留资源,创造双方或多方的共鸣及共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