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中,谋划就业发展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1-12-13 动态浏览次数:1027

作者 | 陈伟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编辑 | 吉林财经大学就业协会


2020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抗疫,迅速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但是疫情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却远未消散,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尤为突出。“稳就业”、“保就业”成为2020年高校和整个中国社会就业工作的首要目标。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保障下,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极大地助力了中国战胜疫情。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也在逐步构建,包括劳动力资源构成和分布等就业市场各要素也发生着变化,这些就业市场要素又与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交织在一起,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发生着

显著的变化


从就业市场来看,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极化趋势愈加显现。疫情影响下,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部分国际性就业市场出现了下滑态势。毕业生出国留学出现大幅度下降,国内升学竞争更为激烈,“二战”考研的人数增加,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比例愈加提高。同时,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成果,中国经济率先反弹,带动了国内就业市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但就业市场的岗位结构、地域结构等都在变化。一方面稳定型就业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了热烈追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重新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目标;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发展迅猛,带来了就业形式的丰富和创新,毕业生中采取灵活型就业的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二是毕业生就业招聘的时间概念逐渐模糊化。后疫情时代,毕业生就业的时间秩序正在逐步重构,求职季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弹性化、工作变换周期缩短等趋势愈发明显。以往每年按部就班的就业工作周期与就业市场的全新时间重构不协调性在逐步显现。“云宣讲”、“云招聘”、“云管理”等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手段成为常态,打破了就业工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以往一年两次的应届毕业生招聘正向全年不间断的求职招聘过渡。线上线下招聘的不断融合带来了就业信息的海量增加,对毕业生精准查找信息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全年化的招聘让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难度更高。面对这些新问题,企业与高校互动交流的意愿度提升,各种企业开放活动、企业参与的就业指导类活动频次显著增加。高校也在不断采取技术手段提高升级自身就业信息的精准推荐能力、提高就业过程管理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引导能力等就业服务水平。


三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空间聚集性逐步提升。随着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格局的构建发展,中国经济更大规模的开放已经开启,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这些因素在疫情的影响下使得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性实现了阶段性变革。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中心性城市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吸引效果愈发增加。一些适应国际大循环的世界级产业链区域和适应国内大循环的国家级产业体系区域都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区域。同时,就业市场的空间弹性在不断加大,“居家办公”在2020年成为了热门词汇,也反应出后疫情时代工作场所的变化态势。在未来,特别是与信息技术高度相关的行业中,“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场景将必然成为主流工作方式。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2020年之前参加“线上招聘会”往往是排在最末位的求职选项,但对于900多万2021届毕业生来说,在线招聘却是求职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四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总体定位深刻变革。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于人才的争夺成为各国的重要关注点。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齐抗疫,毕业生就业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但同时也为战胜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和毕业生个体,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并且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稳定基础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在后疫情时代

与时俱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即将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之际,解决好作为经济活动“晴雨表”的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持续稳定。因此,从就业市场的角度看,做好后疫情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


一要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更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后疫情时代的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挑战必然蕴含着转机。疫情打乱了原有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节奏,也彻底改变了就业市场与高校的固有联系模式。高校必须从新出发,加强对经济形势与政策的研究,加强就业工作顶层机制设计,构建与“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就业工作机制。在就业工作中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一把手”工程、全员就业、就业思政、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在二级学院就业评价、就业指导与服务等重点工作上充分考虑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特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需求,真正从就业市场和毕业生的角度出发,形成适应市场、关注学生、高效闭环的促就业机制。


二要谋划学科布局,形成更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适应性。疫情带来的影响必然是深远而持久的,新经济态势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在后疫情时代通过启动学科和专业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当前,中国高校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正在进行,其中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协调适应是重要指标因素。要求高校必须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发展的特点,锚定发展理念,布局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为当前和未来就业市场服务的毕业生。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专业是高校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彻底解决培养方案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脱节、学科设置不符合就业市场要求、强调理论忽视实践、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市场期待存在差距等问题。高校应当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将更多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力,适应后疫情时代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三要强化组织协调,促建更适应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在就业市场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前,高校必须调整就业指导策略,形成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目标精准、科学高效的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提升就业引导工作力度,让就业分布有谋划、就业工作有组织。就业信息越是海量,越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通过加强学生的生涯教育、加强榜样引领教育、加强重点领域的认知教育等,引导毕业生树立“大事业”观。二是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的精准性,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就业教育体系,在校院两级构建分需求、分阶段、分学科的就业指导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三是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内容的丰富性,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对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要求更高,对弹性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的就业需求也更加多元,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更加关注需求的变化,通过线上线下、自助个性化结合、多渠道资源整合等方式提升就业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四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评价反馈系统,让后疫情时代更加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及时反馈高校人才培养,建立起毕业生、高校与就业市场的良性互动。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更高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高校要建设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平台,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精准服务能力。要建设高质量的在线就业服务平台,减少中间环节,保障信息准确性和安全性,让企业和毕业生充分对接。要拓展就业渠道,拓宽新兴就业岗位空间,推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强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形成与后疫情时代就业工作相适应的就业指导能力,具备对“慢就业”现象、对学生适应能力提升等开展全周期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校院贯通、部门协同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加强就业精准帮扶,落实“应就业尽就业”,通过升级技术手段等建立“一生一策”的跟踪与落实。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坚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引下,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说,通过做实做细各项举措,也一定可以让广大毕业生成功就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