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其实不难找 高校“贤才”亮出就业"秘籍" |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今又是一个毕业生为求职奔忙的炎夏,而一部分学生却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找到了一份满意又适合自己的工作。
实习目标要明确 早为就业做准备
耿扬垒是华北电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级本科毕业生,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就签了南京
双学位多个筹码 辅修专业慎重决策
“辅修了双学位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具优势,比别的同学得到更多的面试机会,在两个应聘者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显得尤为关键。”夏婷(化名)是北京大学某小语种专业08级本科毕业生,她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就和广州
“退居”二线城市 支持西部建设
在很多同学想尽办法留在北京
“小黄有很明确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面对选择时没有盲目的随波逐流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二线城市的家乡。”赵敏说,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大城市和二线城市各有利弊,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待遇高,但是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二线城市虽然待遇低,但是消费也低,生活压力小,竞争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激烈,如果努力工作,更容易有所收获。
参赛和实习经历 为应聘添色不少
张贤(化名)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8级本科毕业生,找工作时经常面临着其它专业同学的竞争。一般的管理职位进入第一轮面试的应聘人数和招收人数也在10比1到5比1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拿管理培训生来说,一个企业在北京招两个人经常会有几百个人报名。好在我大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为我添色不少,在校电视台担任了重要职务、在多家外企的一些实习经历以及‘欧莱雅’全国大学生商业计划大赛的冠军,这些都为我的简历增色不少。”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下来,张贤和很多单位都达成了就业意向,其中还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外企,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公司,其提供的待遇是工资每个月4000多元,包住宿,“这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能够提供给我很大的发展空间。”
赵敏称,管理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起来看似简单,实则对人的能力和经验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此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不深入了解社会,很难在毕业后达到从业要求。张贤在刚入大学时就了解到该专业的特点,所以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实习和实践,在锻炼能力的同时,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企业、了解了职业,所以跟同龄人相比具备了更多竞争的资本,顺利就业也是理所应当的。 |